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教案(精选6篇) 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处暑教案1 教学目标: 1. 知识与技能:学生能够了解处暑节气的基本概念、时间、气候特点以及相关的物候现象。 2. 过程与方法:通过讲解、讨论和实践活动,学生能够掌握处暑节气的相关知识,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应用。 3.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: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,增强对自然变化的感知能力,学会根据节气调整生活习惯。 教学重难点: 重点:处暑节气的含义、时间、气候特点及物候现象。 难点:理解处暑节气在农业生产、民俗活动及养生保健方面的意义。 教学准备: 多媒体课件、相关阅读材料、教具、实践活动材料 教学过程: 一、导入新课(5分钟) 教师活动:播放一段关于处暑节气的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,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。 学生活动:观看视频或图片,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:“你知道处暑是什么意思吗?它标志着什么季节的到来?” 二、讲授新知(20分钟) 1. 处暑节气的含义 教师讲解: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,每年公历8月22-24日交节。处暑即“出暑”,表示炎热暑天即将结束,气温开始由炎热向凉爽过渡。 学生活动:记录处暑节气的含义,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。 2. 处暑的气候特点 教师讲解:处暑后,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,太阳辐射减弱,气温逐渐下降,但部分地区仍可能出现“秋老虎”天气。 学生活动:讨论并分享自己所在地区处暑后的气候特点。 3. 处暑的物候现象 教师讲解:处暑三候为“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”。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;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;农作物成熟。 学生活动:观看相关图片或视频,了解处暑的物候现象。[/...
内容已隐藏,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
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
【无套路 无套路 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【验证码】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】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