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诗三首教学设计(通用10篇)   现代诗三首教学设计 1  一、教学目标   (一)知识教学点   新颖的构思,托物寓情的方法。   (二)能力训练点  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、具体、含蓄、深沉的感情的能力。   (三)德育渗透点   对母亲的爱。   (四)美育渗透点  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。   二、学法引导  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,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。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。   三、重点·难点·疑点及解决办法   1.重点: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。   2.难点:托物寓情的写法。   3.疑点:诗的第三节。   4.解决方法:讲解,辩论。   四、课时安排   2~3课时   五、教具学具准备  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(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)、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。   六、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  1.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、小船及相应音响,以此作背景,范读诗歌。   2.读诗歌,总结诗歌内容,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,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。   3.让学生折纸鹤,折纸船,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。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。   七、教学步骤   导语 说起诗,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、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,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。冰心,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,写了大量的'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。她的问题小说,早在新文学初期,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;她那清新、隽永、富有哲理的小诗,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。她文思潮涌,彩笔纵横,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。   今天,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《纸船寄母亲》。1923年8月,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,在漫长的旅程中,面对茫茫大海,她倍感孤独,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,于是写这首诗。   (一)明确目标  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,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。   (二)整体感知   1.有感情朗读诗文,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。   生字   叠dié 抛pāo   生词   天风:大自然之风。   吹卷:吹动翻卷。   无端:没有来由;无缘无故。例:无端生事。   至爱:至,极;最。例:欢迎之至。至爱:最爱。   2.朗读诗文,理解全诗内容,领悟文章思想内涵。   3.自由领读,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;有感情颂读,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。   (三)总结、扩展   1.教师提问: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?  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思念母亲的心情。   1923年初夏,冰心毕业于燕京大学。同年八月十七日,她在上海乘约克逊号邮船赴美   国留学,在向大洋彼岸进发的海轮上创作了这首诗。粼粼的海波,澎湃的海潮,复苏了诗人爱海的童心;碧绿的海水,飞翔的海鸥,使诗人又与自然亲近。从吴淞口出发的十天左右的海上生活中,冰心早期人生观爱的哲学中的三根支柱母亲、童心、自然,只有童心、自然在此时得以复活和重现,而母爱则因远离母亲而无法亲近。因而诗人格外怀念母亲,甚至因思念母亲而得病,又因... 
    内容已隐藏,请关注公众号输入验证码查看
本帖支持关注公众号查看
【无套路  无套路  无套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发送【验证码】收到验证码 在上面输入点击提交查看即可显示隐藏内容】 
 |